家电

Other Standardized Industrial

Software and Hardware

Predictive Maintenance of

General-purpose Equipment

Customized Data Mining

and Analysis Services

Guarding the Full Cycle of

Enterpris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Industrial automation monitoring and data acquisition system

Interested in this?

Applicable to Scenarios Such as 

Energy Storage & Battery Swapping Station

Feasible Energy Saving Solutions for Enterprises

in High Energy Consumption Industries

Interested in this?

N

EWS

NACHRICHTEN

Details

Focusing on Commercial and Industrial Energy Storage: A Review of the Industry's Performance in the First Half of the Year

Time:2023-07-28     Author:奋兮科技【Original】

在今年初,相关研报中频现“2023是工商业储能元年”的观点,而今半年已过,我们特此在本篇文章中汇总上半年我国工商业储能发展情况,供读者参考。

 

一、大环境积极,工商业储能成为新风口

储能行业整体已来到高景气旺季,据CNESA最新统计,2023年1~6月,国内累计装机8GW/182GWh,已超2022全年新增装机规模。

                                              储能规模.png

数据来源:CNESA,奋兮科技整理

 

然而今年储能最亮眼的细分并非大储,而是工商业储能,高工产研(GGII)初步预计,2023年国内工商业储能新增装机规模将达 8 GWh,同比增长300%。这一数据显著超过2月份时我们援引民生证券所预判的 6 GWh。

 

政策端支持无疑是其中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上半年国家级和省级政策密集出台,尤其是放电、容量、投资等各方面的补贴政策,鼓励工商业用户建设储能电站。以奋兮科技所在浙江省为例,去年6月发布的《浙江省“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规划》中定下的“十四五期间”建成 3 GW的储能发展目标,在2023年3月修订为4 GW。去年6月发布并在2023年调整的《浙江省“十四五”第一批新型储能示范项目》,共为浙江规划了 1967.13 MW/ 6932.235 MWh的储能项目。同时,针对具体项目,浙江省已出台如下储能补贴政策:

浙江政策.png

浙江省各地储能项目补贴政策汇总,奋兮科技整理

 

除以上政策外,峰谷电价差距的增大也为包括工商业储能在内的用户侧市场提供了有利条件。在前文《电力供需矛盾再次凸显,工业企业如何迎峰度夏》中我们便指出, 7月全国24个区域峰谷价差业已超过 0.7元/kWh,工商业储能经济性愈加凸显。对比年初所进行的行业调研,浙江、广东和江苏等省市的电价曲线进一步优化,已经支持4年内的成本回收期,年化利率达到20%以上。

 

当前,工商业用户安装储能的经济性已显著增强。叠加包括电芯材料碳酸锂在内的各种原料价格及制造业成本持续下降等因素,预计工商业储能的投资成本将大幅降低。未来,随着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的加速构建、虚拟电厂技术的成熟应用,电力现货交易及电力辅助服务也将成为工商业储能的经济性来源。

 

二、各环节运行向好,产业高增长得到确定

对于整体发展态势,上文已作简述,相信工商业储能的高增长潜力得到了凸显。工商业储能经过了在呼声中迎来成长的2023年上半年,市场前景得到验证,储能产业链企业纷纷入场。在这一章节,我们也将介绍产业链各环节在上半年的发展情况。

 

>>光伏、组件:产能过剩?先进产能永远不会过剩。

今年上半年,国内光伏装机量达到惊人的 78.42 GW,即年内装机量可能将突破 160 GW。这一数据引发舆论,不少观点认为光伏行业走向了产能过剩和压价竞争的困境。在5月底举办的上海SNEC光伏展上,已有多位业内人事指出光伏企业恶性竞争及产能过剩等问题,认为目前有些企业疯狂扩产存在风险。产业竞争的白热化,显然会给中小型以及新进玩家非常大的压力。也有观点提出,本身作为新能源行业,一半以上的劣势企业被淘汰出局是一种无法避免的结构性优化。

 

然而与之似乎冲突的事实是二季度以来龙头企业晶科能源、晶澳科技、通威股份、隆基绿能、天合光能等又不约而同抛出大规模扩产计划,仅这五家巨头的拟投资规模就高达900亿元。

 

明知过剩风险,为何还要大规模扩产?对此,这些头部光伏企业相似的回应是,先进产能永远不会过剩。目前光伏电池片技术正处于P型向N型电池迭代阶段,因此光伏企业都把N型电池,尤其是N型TOPCon电池作为扩张升级的重点。过去一年,仅晶科能源具备10GW级别的TOPCon产能,但是到2023年底,将有超过17家厂商具备该水平。

 

总体而言,光伏行业正在为保持市场竞争力而进行大规模的产品迭代,同时这也使得马太效应显著地作用:强者愈强,弱者愈弱。为保持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无论是光伏抑或其他行业都在强调新技术的优越性。同时,从工商业储能角度出发,下降的光伏组件成本利好市场的开拓。

 

>>逆变器环节:工商业储能已成为各家抢占热门板块

在国内外光伏装机需求井喷的大背景下,作为光伏发电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逆变器的热度也不断攀升。去年下旬至今,主要逆变器企业均推出大功率工商业储能逆变器新品,发力用户侧市场。

 

我们以逆变器头部企业盛弘股份为例,据相关资料,盛弘在国内以大储为主,以往工商业仅占 10-20%的国内业务份额;而海外业务则长期聚焦工商业,占据储能逆变器产品海外出货中七至八成。而近期,盛弘股份国内储能事业部总经理刘北公开表示,从盛弘PCS(储能变流器)的出货量来看,基本上(今年国内工商业储能装机量)可以达到3-4倍的成长。

 

今年一季度,盛弘股份储能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67亿元,同比增长446.97%。国内工商业储能发展为逆变器行业带来的经济效益可见一斑。

 

>>储能一体机:产业链各企纷纷入局

在2023年上半年大型储能展ESIE和光伏展SNEC上,众多企业纷纷携工商业储能新品亮相。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3年5月底,参与工商业储能的系统集成商企业已超 200 家。我们在此简单罗列部分企业今年推出的一体机,供读者了解。

 

一体机.png

产业链内企业推出的工商业储能一体机部分介绍,奋兮科技整理

 

>>软件环节:BMS和EMS已愈加引起关注

电池管理系统(BMS)约占整套储能系统成本的5%,作为独立环节,可实现利润最大化。电池厂商、整车厂商及专业第三方均有参与。考虑到近年储能市场的不断开拓,预计今年行业可达到44亿元规模。

BM.png

储能锂电BMS市场规模测算,中邮证券

 

目前国内第三方BMS企业凭借专业性及行业积累,重要性日益凸显。今年6月底,国内最大的第三方BMS提供商力高新能的IPO申请获深交所受理。早前3月,第三方BMS提供商华塑科技在深交所正式上市。作为头部BMS厂商,两家企业都强调和介绍了工商业储能的前景及公司布局工商业储能的动向:

l  力高新能除今年研发成功并投入市场的COMO系列户储产品外,旗下EMS综合能源管理系统(适配于大型储能、工商业储能和户用储能系统)和面向1500 ~ 2000V 高压平台的全国产化储能用电池管理系统(适配高电压平台、多应用场景、大规模部署的储能用BMS产品)都已处于研发中,亟待推出。

l  华塑科技发布了HL-CBS工商业储能BMS产品,该系统采用2+1级架构,提共数据采集、数据分析、逻辑处理、数据映射一体化系统解决方案,可对电池组提供过充、过放、过流、过温及短路保护,对电池的安全状态实时检测、故障诊断、预警,精准估算SOC/SOH,保障储能系统高效、可靠、安全运行。

 

 

我们再将目光转向储能系统中另一不可或缺的软件构成部分,能源管理系统(EMS)。传统源网侧储能EMS由于应用场景与工商业EMS的不同,无法直接应用,但其中的主要功能如系统概况、设备监控、运行收益、故障告警、统计分析和核心功能——能量管理是诉求一致的。作为储能系统的大脑,相较于传统源网侧,工商业储能EMS的需要更轻量、灵活、智能和可拓展。

 

当前布局工商业储能系统EMS的厂商并不多,上市公司中除安科瑞专注企业级EMS外,仅有许继电气将EMS作为单独一项分列。奋兮科技瞄准市场空缺,于今年推出完美针对工商业、契合用户侧需求的户用储能EMS系统。

图片1.png

奋兮科技户用及工商业储能系统架构说明

 

同时考虑到用户需求和实际项目落地需要,奋兮科技积极与储能行业各硬件板块头部企业合作进行代理,构建了一整套以自研EMS系统及各家头部厂商硬件协作配合的户用储能系统。

 

三、结语

在能源结构转型的大周期中,储能已被越来越多国家定位为加速清洁能源利用的核心关键,而工商业等用户侧储能系统作为最靠近用电侧的储能节点,具备的市场化属性最强。市场化除灵活、快速响应外,也带来了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残酷竞争性。站在工商业储能元年,我们已感受到这一市场的兴起,见证各位优秀参与者的佳作面世。

 

正如前文所言,先进产能永远不会过剩,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产品最终也会在激烈竞争中历久弥坚、脱颖而出,让我们一起加速新能源。

 

 

 

参考资料:

[1] 上半年储能装机数据亮眼 工商业储能现高增长潜力,第一财经

[2] 分析丨资本密集入场工商业储能,市场空间孰真孰假?,AI芯天下

[3] 光伏企业陷入“怪圈”:一边产能过剩,一边大幅扩产|焦点分析,36氪

[4] 震荡的光伏:如何看待本轮出清风暴,钛媒体

[5] 国内储能又有新趋势|见智研究,华尔街见闻

[6] 安科瑞:聚焦、创新、笃定,抢跑企业微电网千亿级市场,华西证券

[7] 华塑科技——BMS领先企业,A股稀缺标的,中邮证券


 

 


Copyright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Hangzhou Fenxi Technology Co., Ltd Copyright 浙ICP备20028556号-1

Tel:18857542484

E-mail:info_zj@fenxi.de      info_hz@fenxi.de


Address:Headquarters - HP Plaza, Shaoxing, China            Branch - Shipping International Administration Mansion, Hangzhou,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