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EWS
NACHRICHTEN
|
The trillion-level energy storage market is rising. The direction of electrochemistry is the trendTime:2022-11-18 构建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成为全球共识,储能概念大热,我国储能市场也于近年得到快速发展。在此之中,最引发热议且受关注的便是电化学储能。 因而特撰此文简单介绍储能行业的总体运行情况,并对电化学储能概念、市场作科普分享。 储能行业基本情况 ▉▋▎全球储能市场情况 图1:全球储能市场情况 2021 年全球储能系统市场规模2075.4亿美元,合人民币超万亿元;累计装机量205GW。目前美国是全球最大储能市场国家,装机总量 7GW/17GWh 。
目前抽水储能依然占据90%的绝对领导型份额,但电化学储能快速增长,比例由2015年的不足1%跃至2021年的超过10%。美国、中国、欧洲三地区为近二年电化学储能新增装机的龙头市场。 ▉▋▎我国储能市场总体情况 图2:我国储能行业总体装机规模储能市场情况 至2021年底,中国已投运电力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46.1GW,占全球22%,同比增长30%。 近年增长最快的是新型储能市场。新型储能包括了电化学储能、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等,其中电化学储能装机装机总量已达5117.1MW,占比超11%;2021年新增装机功率1847.9MW,占比全部新增的24.9%。 我国电化学储能行业总体情况 图3:电化学储能市场基本情况 自2018年起,我国电化学储能市场爆发式增长。预计2021年至2025年累计装机规模将从5.12GW(5117.1MW)增长到 40 GW。
前文已述,近年全球电化学新增储能装机中,美国、中国、欧洲稳居前三。2021年美国电化学储能总装机量达6361.7MW,中国电化学储能累计装机5117.1MW。但对比全球下游应用来看,我国户用储能及工商业储能份额占比明显极小,市场仍待开拓。
电化学储能系统的投资成本中,电池组占比约66%,储能变流器(PCS)占比约为12%,电池管理系统(BMS)和能源管理系统(EMS)合计占比约12%。 这也是下文将着重介绍的几个市场构成部分。 从度电成本来看,电池占据电化学储能系统的大头,考虑电芯构成,推测锂材料占总成本的8%。由于锂电池在电化学储能中占据的绝对优势地位,锂价成为了影响电化学储能系统成本的重要因素。 图4:我国电化学储能行业产业链 图5:我国电化学储能行业市场格局 图4简单介绍了目前我国电化学储能行业产业链以供参考。目前各版块都已有了较为成熟的供应商。 储能系统集成指按照用户需求选择合适的储能技术和产品,有机结合系统中各单元板块,为各类场景打造‘一站式’解决方案,使储能电站的整体性能达到最优。 目前我国市场集中度一般,行业CR3为43%,CR5为56%。全球而言,独立储能系统集成商(第三方)已成体系,而我国则主要由储能行业各板块龙头一体化延伸进行系统集成占据主导。电池厂商、PCS厂商均布局储能系统集成市场。也有部分第三方集成商,如江苏多益能源、海博思创、奇点能源等,这些企业专注系统集成,具备核心设备自主研发能力,从外部采购部件。 电化学储能行业细分板块市场介绍 图6:各版块作用关系示意 ▉▋▎储能电池/电芯市场情况 图7:储能电池市场基本情况 2021年中国储能电池出货量达到48GWh,同比增长167%,预计2022年装机量超过90GWh,同比增长88%,至2025年将超过324GWh。同时新增装机量也将稳健增长。
在储能电池之中锂电池占据绝对主导地位,份额达电化学储能所有应用的89.7%。不过对于锂电池的自身应用场景而言,储能仅占据6.4%,且相较于新能源汽车电池等应用,储能电池的安全要求及热管理系统等要求更为严苛。
大型储能是储能电池的主要应用场景,占比出货量61%。目前我国家庭储能产品及便携式储能产品的应用市场极小,偏向于出口国外。 图8:储能电池市场竞争格局 从地域来看,我国储能电池生产企业主要集中于广东及江浙沿海地区。针对参与企业而言,宁德时代依然稳居第一,市占率近30%,其次为比亚迪、亿纬锂能等。
行业头部企业大多积极拓展海外市场。除图中已指出的宁德、比亚迪、国轩高科外,派能科技主要客户为海外储能集成商巨头,绑定欧洲第一大储能系统集成商 Sonnen、英国最大光伏产品提供商 Segen 等大型优质客户,其家用储能产品出货量位居全球第三。 ▉▋▎储能变流器市场情况 图9:储能变流器市场基本情况 2021年我国储能变流器产量由2015年的5.5万千瓦增长至194.75万千瓦,需求量由2015年的4.76万千瓦增长至185.00万千瓦。预计2022年我国储能变流器产销量均有望突破200万千瓦,且市场规模有望超过28亿元。 图10:我国储能变流器市场格局 目前我国PCS市场集中度较高,2020年新增投运项目CR3约49%,然而市场处于发展初期,主要由光伏逆变器厂商拓展转型而来,格局仍有较大变数。如2020年TOP3供应商中阳光电源及索英电气在2018 年市占率仅 12%、3%,排名第五、第八。 ▉▋▎电池管理系统及能量管理系统市场情况 >>电池管理系统(BMS) 图11:储能电池管理系统市场情况 储能在BMS的下游应用中约占比23%。类似于车用电池与储能电池的区别,储能向BMS也比车用BMS要面对更为复杂的能量管理体系。目前厂商大致分电池厂商、整车厂商、专业第三方三类,市场由电池厂商与专业第三方主导。 代表性的电池厂商参与BMS市场的有国际巨头LG、三星、松下等,以及国内的宁德时代、比亚迪;第三方有高特电子、科工电子、协能科技等。头部电池企业自营BMS,可自主掌握关键电池数据,保证信息安全性,其次电池厂商熟知自身电池性能及各项指标,利于建立更高效的储能系统,并及时发现电池运行隐患,同时自营BMS可以更好控制系统构成成本;而将储能BMS外包,企业早期经营成本可以控制得更低,专业性也更有保障。 数据和算法技术是BMS行业的壁垒。行业CR5合计市占率54.3%,集中度较高。 >>能源管理系统(EMS) 目前国内几乎没有专门针对能源管理系统(EMS)的厂商,行业参与者主要是电力装备提供商。多数企业将EMS业务作为储能系统或其他业务的一部分,仅许继电气对EMS进行财务披露:2020年许继电气“EMS加工服务及其他”产品营业收入约4亿元,占总营收3.61%。 储能行业现存问题 图5:我国电化学储能行业市场格局 虽储能行业发展总体向好且引发广泛关注,但我们于此依然要提出以下风险及问题供读者参考: 安全角度而言,电站建设和运营安全管理方面尚欠缺制度规范与具体标准,而电化学储能危险系数较高,据不完全统计仅2021年全球就发生9起储能安全事故。市场成熟度而言,目前储能产业市场机制不完善,没有清晰商业模式和管理规范。从厂商成本来看,原材料价格长期处于高位而产品低价竞争问题严重,用人成本、电力成本压力较大,各地纷纷出台补贴政策支持储能的发展,但这并不是长久的解决方法。 再纵观产业链各环节,电池短缺已导致有企业被迫暂停接单,多家电池厂商排期至明年。BMS的标准化程度低,使得复用、移用困难,成本提高。PCS市场呈现低价竞争的态势。 结语 在全球友好政策叠加产业链蓬勃发展的加持下,储能万亿级市场已悄然而至,电化学储能的蓬勃发展更是大势所趋。市场体量庞大,板块多元,技术发展方向也具有多样的可探索性。户储与大型电力储能、工商业储能互为补充,赛道成长性和盈利性好。
行业将如何成长,我们将在储能方向做出怎样的成绩?保持好奇、客观谨慎地探求,有一天我们也将给出这些问题的答案。 |